四川省廣安市“三個轉變”綜合施策治理大氣污染
發布時間:2017-01-13瀏覽量:1713次
廣安市落實“三個轉變”,綜合施策治理大氣污染,實現環境空氣質量穩定向好。2016年,環境空氣質量達標率為79.2%,較2015年提升2.5個百分點;PM2.5年均值為每立方米46.23微克,較2015年下降3.7%;PM10年均值為每立方米77.9微克,較2015年下降9.4%。全面完成省政府下達的年度目標任務。
(一)工作保障更為主動。從“單打獨斗、形式單一”到主動作為、手段多樣的轉變。一是加強領導。認真貫徹落實中、省關于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的安排部署,先后成立了市委書記、市長任主任的市環境保護委員會,市長任組長的市污染防治“三大戰役”領導小組,以及分管副市長任組長的市環境保護督察工作領導小組,將大氣污染防治作為重點加強統籌領導。二是嚴格問責。市紀委積極組織大氣污染防治履職情況督查,對履職不到位、問題突出地方和部門分別進行約談并問責,累計談話誡勉2人、書面誡勉2人,有力促進了工作責任落實。三是強化協作。加強住建、環保協作,將工業企業在線監控向施工工地應用推廣,推行城市揚塵污染防治“網格化”監管,嚴密監控工地及道路揚塵污染;深化環保、氣象合作,建立完善聯合研判機制,加強對氣象條件和空氣質量的監測預警,實施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強化區域聯防聯控,簽訂《川東北區域大氣污染防治聯防聯控工作協定》、《四川廣安重慶合川跨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框架協議》,全面開展聯合執法、交界區域污染治理和聯合應急演練,有效控制區域大氣污染。
(二)綜合治理更為深入。從“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到問題導向,深入治理的轉變。由市污染防治“三大戰役”辦全面統籌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找準病癥,各個攻堅。一是攻堅揚塵污染。市委書記2次主持召開揚塵污染防治現場會,市長親自參加暗訪督查,全市上下從工地、道路、堆場、礦山等方面入手,集中開展揚塵污染專項整治。施工工地全面落實“六必須,六不準”、渣土運輸嚴格執行“公司化運營,全密閉運輸”要求,揚塵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二是攻堅工業減排。深入挖潛,深度治理,廣安火電廠在全省率先實行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改造,粉塵排放達到燃氣機組標準。全面實施水泥、化工等重點行業清潔生產,加快推進工業園區集中供熱建設。2016年上半年,實施減排項目26個,減排二氧化硫2033噸、氮氧化物1931.9噸,超額完成省政府下達的全年減排目標。三是攻堅尾氣污染。全市6個機動車環保檢驗機構建設投運,嚴格執行“未經環保檢驗或檢驗不合格不予發放安全技術檢驗合格標志”要求,機動車環保定期檢驗制度得到全面落實,完成7874輛黃標車及老舊車淘汰。四是攻堅綜合污染。結合實際,因時制宜,制定印發《廣安市2016年度夏秋季節秸稈禁燒工作實施方案》、《今冬明春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深入推進秸稈及露天焚燒、餐飲油煙、腌臘制品熏制、煙花爆竹燃放、臟車入城等管控工作。投入105萬元,啟動秸稈還田試點;建設4個腌臘制品集中熏制點,引導市民規范有序熏制;建成15個臟車強制沖洗點,執法人員駐點查緝臟車入城。
(三)監管執法更為嚴格。從“雷聲大、雨點小”到嚴格執法、逗硬懲處的轉變。明確“部門督導、屬地管理、群眾參與、社會監督”的網格化監管制度,建立健全督查常態化機制。一是揚塵污染監管方面,堅持重點區域每日巡查,重大項目專人駐場。2016年,巡查各類施工工地510余家次,發出督辦通知34份,規范工地91處,查處揚塵污染案件27件、違規運輸渣土案件42件。二是工業煙塵監管方面,建立重點大氣污染物排放企業清單,每月隨機對5戶以上的重點企業開展現場檢查和采樣監測,督促企業規范運行環保治理和監控設施,確保達標排放。2016年,立案查處環境違法案件25件,處罰款107萬元; 加大餐飲油煙擾民查處,處置投訴91件,督促249家餐飲場所安裝油煙凈化裝置。三是綜合污染監管方面,開展露天及秸稈焚燒巡查,全年發現并撲滅焚燒火點120余處。四是監測質量監管方面,每季度對各區市縣環境空氣自動監測站數據開展在線審核和比對監測,通報審核比對結果,杜絕弄虛作假,并對不符合規范要求的實行年度績效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