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8-04瀏覽量:2411次
市政設施、鐵路、電信……作為手握大量資金的四川企業“大佬”,您是否一直青睞這些投資回報穩定的大產業,但是卻一直被“玻璃門”阻擋在外,看得見、進不去?2015年,這些富礦將向民間投資敞開懷抱,拋出“掘金”機會!
省政府日前印發《關于創新重點領域投融資機制鼓勵社會投資的實施意見》,可謂是四川鼓勵民間資本投資的“新10條”,明確提出生態環保、農業水利、市政設施、交通、能源設施、信息和民用空間設施、社會事業7個重點領域將對社會投資開放。鼓勵符合條件的多元主體企業投資建設國家糧食儲備庫,允許社會資本跨地區、跨行業參與市政基礎設施建設與運營,引入社會資本參與核電項目投資,鼓勵民間資本進入核電設備研制和核電服務領域。
民間資本如何在四川與國資同臺競技,分享經濟發展的紅利?
“掘金”·環保 治理生態環境社會資本將成重要力量
今年,許多四川人發現,蔚藍晴朗的天氣越來越多。生態環境治理,背后也離不開巨量的資金投入。未來,“四川藍”靠什么支撐?社會資本將成為重要力量。
四川“新10條”提出,創新生態環保投融資機制,從林業管理體制改革,生態建設主體多元化,開展排污權、碳排放權交易試點等多個方面。第三方治理機構在環境污染治理中的作用將更為顯著。
在電力、鋼鐵、水泥、采礦等13個重點行業,區域、流域以及開發區污染治理等領域,排污企業必須付費購買專業環境服務公司的治污減排服務。此外,四川將建立資源有償使用制度、改革生態環境基礎設施運營管理、推行合同能源環境管理、培育第三方審核機構。這也是可供民間資本選擇進入的領域。
民間資本如何進入生態環保領域?《意見》明確,以創新的資金投入機制,來推動環保產業發展。具體來說,就是在污染治理、生態保護等領域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此前,PPP模式首次落地四川時,推出的264個項目中,最多的正是環境保護類項目。
“掘金”·市政 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社會投資告別“看海”
眼下,正是夏日容易發生暴雨洪澇的季節,許多市民對于地下管網排水不暢帶來的“看海”,記憶深刻。未來,通過對社會資本開放綜合管廊等市政設施建設等領域,“看海”或將成為歷史。
四川將推進以縣(市、區)為單位,鄉鎮和村級市政設施項目按行業“打包”投資和運營,打包內容涵蓋綜合管廊、供水、供氣、排澇、生活污水和垃圾處理等。更為重要的是,社會資本突破了區域和行業限制,能夠跨地區、跨行業參與市政基礎設施建設與運營。
綜合管廊建設這一塊蛋糕很大:去年,成都、自貢、綿陽、南充先期啟動地下綜合管廊建設。今后,四川新建道路時,供水、排水、燃氣、電力、通信、工業等管線組成的“生命線”將統一“安家”在路面下的綜合管廊,杜絕路面三番五次開挖。
社會資本如何參與市政設施投資?屆時社會資本可以通過公開招投標競爭,參與市政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社會資本還將獲得以財政貼息、以獎代補、風險補償、金融激勵等方式進行的引導。建設—運營—移交的BOT模式將繼續實施,對于已建成的經營性項目,探索國有資本退出機制,通過股權轉讓、增資擴股、合資合作、資產變現等多種形式引入社會資本。
|
Copyright ? 2020 -2019 成都華意中聯展覽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 蜀ICP備1901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