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1-27瀏覽量:2100次
累計實施污水垃圾項目1816個,全省城市(縣城)生活污水處理率、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分別達到95.2%、99.8%,較“十二五”末分別提高11.2和8.5個百分點。
這是2017年至2019年,四川全省城鎮生活污水和城鄉垃圾處理設施建設的三年成果。
目前,《四川省城鎮生活污水和城鄉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三年推進總體方案(2021-2023年)》已經出臺,提升城鎮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能力和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從哪些方面加強建設,有哪些重點工作?
1月26日,四川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副廳長賈德華做客四川省人民政府網站在線訪談欄目,對這份新的三年推進總體方案進行了解讀。
在生活污水方面,力爭到2023年底,城市(縣城)設施能力基本滿足生活污水處理需求,所有建制鎮具備污水處理能力。在生活垃圾方面,力爭到2023年底,全省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占比達到60%以上,地級以上城市具備廚余垃圾集中處理能力;生活垃圾分類試點示范城市和7個區域中心城市基本建成分類處理系統,縣城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保持95%以上。
8項重點工作推進
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補短板
在城鎮生活污水處理方面如何補短板?賈德華介紹了8個方面的重點工作,包括科學編制生活污水設施建設規劃,著力補齊生活污水處理能力短板,推進城鎮生活污水處理提質增效,加快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改造,加快提升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能力,加強生活污水再生利用設施建設,加快建立城鎮生活污水處理監管體系和建立健全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專業運維。
例如,四川地級及以上城市,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需全部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其中岷沱江流域污水處理廠需達到岷沱江標準。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能力方面,力爭到2023年,地級以上城市污泥無害化處置率達92%、縣級城市達85%。
據介紹,目前全省已建成24個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監管平臺,下一步,將推動省、市(州)、縣(市、區)監管平臺互聯互通,并逐步實現遠程監控、信息采集、系統智能調度、事故智慧預警等功能。同時,按照“新城建”建設要求,注重利用和整合系統資源、數據資源,避免重復建設。
推進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設施建設
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成為目標
2023年,在生活垃圾日清運量超過300噸的地區,將基本實現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在本輪方案中將重點推進焚燒處理設施建設。”賈德華說。同時,將穩妥推進生活垃圾填埋場建設,要求具備焚燒處理能力的地區,原則上不再新建原生生活垃圾填埋場,現有生活垃圾填埋場主要作為應急保障使用。
未來三年,大型集貿市場、超市、食堂、餐飲單位以及有條件的居住區,有可能將安裝符合標準的廚余垃圾處理設施,就地就近處理廚余垃圾。
在加強生活垃圾處理設施運行監管平臺建設上,賈德華介紹,目前全省建成生活垃圾處理廠(場)147座,市容環衛專用車輛1.5萬余輛,這些設施為加快城鄉垃圾治理、改善城鄉人居環境發揮了重要作用。為充分發揮資源在市場配置中的重要作用,提高設施信息化監管水平,四川省住房城鄉和建設廳制定了《四川省城鄉垃圾處理信息系統技術導則(試行)》,對全省城鄉垃圾處理信息系統的規劃、設計、實施、驗收和管理進行規范指導。
同時,在建成省級生態環境監測平臺基礎上,加強市(州)、縣(市、區)生態環境監測平臺和生活垃圾收集處理信息化監管平臺建設,推動實現上下聯動、資源整合、互聯互通。
Copyright ? 2020 -2019 成都華意中聯展覽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 蜀ICP備1901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