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置工作方案出爐 農村生活垃圾也要分
發(fā)布時間:2019-12-10瀏覽量:2036次
11月26日,《四川省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置工作方案》經省政府官網(wǎng)公布。《方案》公布,意味著四川將指導全省各地與社會各界擰成一股繩,合力推動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置。
▲四川省人民政府官網(wǎng)
目標分為三步走 從2020年到2025年
《方案》首先將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置的目標分“三步走”,分別確定2020年、2022年和2025年的計劃實現(xiàn)的具體成效。
具體說來,到2020年,國家確定的成都、德陽、廣元3個生活垃圾分類重點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tǒng),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以上。
攀枝花、瀘州、綿陽、遂寧4個生活垃圾分類省級示范城市初步形成黨建引領、宣傳發(fā)動、體系建設等有效做法。其他地級城市的公共機構基本實現(xiàn)生活垃圾分類管理主體和收集設施全覆蓋,至少有1個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范片區(qū)。
到2022年,上述目標要進一步鞏固。到2025年,地級及以上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tǒng)。縣級城市、鄉(xiāng)鎮(zhèn)和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取得成效,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水平顯著提高。
垃圾分類有說法 農村生活垃圾二次四分
《方案》再次明確提出,生活垃圾分類要公共機構先行先試。在各黨政機關和學校、科研、文化、出版、廣播電視等事業(yè)單位,協(xié)會、學會、聯(lián)合會等社團組織,車站、機場、碼頭、體育場館、演出場館等公共場所管理單位,率先實行生活垃圾分類。鼓勵和引導國有企業(yè)和賓館、飯店、購物中心、超市、專業(yè)市場、農貿市場、農產品批發(fā)市場、商鋪、商用寫字樓等經營場所,比照公共機構積極落實生活垃圾分類要求。
根據(jù)《方案》,四川省城鎮(zhèn)生活垃圾分類模式以“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廚余垃圾(也可稱為餐廚垃圾,下同)和其他垃圾”為基本類型。黨政機關、企事業(yè)單位、群團組織等單位的辦公或生產經營場所,以及住宅小區(qū)應當因地制宜設置上述四類收集容器。廚余垃圾產生單位應當配置相應數(shù)量、符合標準的廚余垃圾收集容器。同時要求規(guī)范設置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容器,確保收集容器的顏色和圖文標識統(tǒng)一規(guī)范、清晰醒目、易于辨識。
▲官方文件給出的垃圾分類方法
《方案》鼓勵有條件的城市通過建立居民“綠色賬戶”“環(huán)保檔案”等方式,對正確分類投放垃圾的居民給予獎勵。
針對生活垃圾分類配套體系的完善,《方案》也進行了相應要求,包括促進生活垃圾源頭減量,建立生活垃圾分類收運體系,提高可回收物回收利用水平,完善生活垃圾分類處置設施等。如力爭2022年實現(xiàn)地級及以上城市廚余垃圾處置設施全覆蓋;鼓勵以縣(市、區(qū))為單位整體打包,引入社會資本參與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置。
信息來源——《封面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