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07-10瀏覽量:1835次
2019年底環保產業產值達到900億元
低碳產業
建設京東方第6代低溫多晶硅生產線,加快發展新材料、節能環保、新能源等
低碳城市
新增公交、公務用車使用新能源車比例分別不低于100%、50%,人均公園綠地面積提高到14.6平方米
低碳制度
構建“蓉城碳匯”機制,加快建立全市統一的碳排放數據核算體系
![]()
7月9日,記者從成都市生態環境局獲悉,成都市節能減排及應對氣候變化工作領導小組印發《成都市低碳城市建設2019年度計劃》,首次提出實施低碳城市建設“636”工程,從構建綠色低碳的產業、能源、城市、碳匯、消費和制度6個方面,提出36條具體措施,預計今年底環保產業產值將達到900億元。
從具體指標來看,2019年,成都市環保產業產值達到900億元,新經濟產值增長18%;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別下降2.5%、3%,清潔能源消費占比提升至60%以上;中心城區公共交通機動化出行分擔率進一步提升,新能源汽車推廣不低于1.6萬輛;空氣質量優良率達到67.6%及以上,PM2.5平均濃度為52微克/立方米及以下;森林覆蓋率達39.9%,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3.8%。
構建綠色低碳產業體系,成都將加快發展新材料、節能環保、新能源等產業項目。建設京東方第6代低溫多晶硅生產線等重大項目,推進30戶落后產能企業關?;虿糠稚a線淘汰,加快發展新經濟產業,力爭新增獨角獸企業2家以上,新經濟產值增長18%。
同時,將構建綠色低碳能源體系,實施清潔能源替代攻堅,著力改善“煤降油升”結構性態勢。2019年,單位GDP能耗降低2.5%,新增能源消費控制在200萬噸標煤內。其中,加快淘汰6臺燃煤鍋爐,實施國六油品標準,擴大氫能在交通領域運用示范。加快清潔能源設施建設,有序合理構建分布式能源系統。推動可再生能源利用,12月底建成投運金堂環保發電廠。2019年,單位GDP能耗降低2.5%,新增能源消費控制在200萬噸標煤內。
著眼城市布局,將綠色低碳的理念融入城市的發展中:完善綠色交通體系,新增公交、公務用車使用新能源車比例分別不低于100%、50%,新增110輛氫燃料電池公交、啟動物流車領域運用示范,環衛、綠化園林、郵政等車輛全部使用新能源車;推進綠色建設,全面推進裝配式建筑,推行綠色施工和既有建筑改造,減少玻璃幕墻使用,完成市級公共建筑能耗監測系統建設,2019年接入市級公共建筑能耗監測系統的建筑不少于30棟。
著眼生態系統,提升碳匯體系。提升森林碳匯,新增森林蓄積量75萬立方米,完成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增綠增景”4萬畝;提升園林綠地碳匯,啟動40個“百個公園”示范工程,新增立體綠化面積33萬平方米,人均公園綠地面積提高到14.6平方米。
共建共享,成都將營造人人、事事、時時崇尚生態環保、綠色低碳的社會氛圍。2019年底實現黨政機關、學校、醫院等公共機構,以及商業綜合體生活垃圾分類100%全覆蓋。構建“蓉城碳匯”機制,出臺專門的管理辦法,以公眾減排積分獎勵、項目減排開發運營為路徑,拓展公眾低碳應用的場景,同時,加快建立全市統一的碳排放數據核算體系。
|
Copyright ? 2020 -2019 成都華意中聯展覽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 蜀ICP備1901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