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藍天保衛戰”覆蓋范圍已達8省34市
發布時間:2017-10-25瀏覽量:1754次
進入秋冬季節,大氣污染治理攻堅戰如火如荼。除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的6個省(直轄市)外,吉林、四川等省份加入到秋冬大氣污染治理攻堅戰。截至目前,秋冬季“藍天保衛戰”覆蓋范圍已達8省34市。
地方大氣污染治理新政頻出。
21世紀經濟報道梳理公開政策發現,除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的6個省(直轄市)外,吉林、四川等省份加入到秋冬大氣污染治理攻堅戰。
城市方面,除28個運輸通道城市,河北張家口、山西呂梁、山東棗莊、遼寧大連、甘肅蘭州、江蘇徐州等市也發布了行動方案。
《四川省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下稱《四川方案》)提出,今年10月至明年3月期間,堅決打好“藍天保衛戰”,有效減少重污染天氣發生頻率,減輕污染程度,確保藍天天數多于去年同期,持續霧霾天數少于去年同期。
對此,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李佐軍表示,四川近幾年工業化、城鎮化推進比較快,項目上得比較多,四川盆地又不利于大氣污染擴散,大氣污染治理同樣面臨比較大的壓力。
2016年11月16日,四川省就啟動了當年冬季第一個區域黃色預警。今年9月28日,環保部召開部分省份冬季重污染天氣應對工作座談會,遼寧、吉林、黑龍江、四川、陜西省政府有關負責人就介紹了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準備情況。
《四川方案》要求,以成都平原、川南、川東北地區為重點,實施10大攻堅任務。其中,所有水泥熟料生產線實施錯峰生產,2017年11月到2018年2月期間錯峰生產天數不少于50天。重污染天氣期間,采取停產或限產等方式實現應急減排,鼓勵產能嚴重過剩行業實施錯峰生產。
同時,10月10日至25日,環境保護部西南環境保護督查中心還會同四川省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戰役”領導小組相關成員單位,在成都平原地區8市等重點區域啟動開展了為期半個月的大氣污染防治專項督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