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助推藍海市場打開 土壤污染詳查全面啟動
發布時間:2017-08-08瀏覽量:1917次
近日, 環境保護部、財政部、國土資源部、農業部、衛生計生委在北京聯合召開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工作動員部署視頻會議,明確農用地和重點行業企業用地為土壤詳查重點。利好政策密集出臺,助推土壤修復藍海市場打開。
環保行業研究報告,報告摘要如下:
土壤詳查開啟,農用地和重點行業企業用地為重點。
土壤污染狀況詳查是貫徹落實去年5月頒布的“土十條”的重要工作。這為實現2020年土壤污染趨勢得到遏制、2050年土壤環境質量得到全面改善的遠期目標提供了結實的基礎支撐。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出現了土壤修復的相關描述,并要求適時開展土壤詳查,說明了當前土壤污染已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環境問題。此次按既定計劃開啟土壤詳查,標志著全國范圍內的土壤修復工作已落實到執行面上。
國家土壤環境監測網初步建成,農用地和重點行業企業用地為重點。原國家環保總局和國土資源部對全國范圍的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工作,歷時近十年。本次詳查在已有調查的基礎上開展,為籌備此次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工作,環保部會同其他相關部委于去年12月印發了《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詳查總體方案》,此次土壤詳查的范圍更聚焦,調查對象更系統,調查目的更明確。
土壤污染狀況詳查以農用地和重點行業企業用地為重點,其任務是到2018年底前查明農用地土壤污染的面積、分布及對農產品質量的影響,2020年底前掌握重點行業企業用地中污染地塊的分布。為確保任務完成,環保部已初步建成了國家土壤環境監測網:截至今年6月,環保部已完成2萬個左右土壤環境監測國控點位布設,覆蓋全國99%的縣、98%的土壤類型和88%的糧食主產區,基本形成土壤環境監測能力。
土壤修復法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政策助推藍海市場打開。
目前土壤修復領域尚無基礎法律,僅有只有土十條作為行動綱領。2016年10月,《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已經擬定完畢,并且已通過環資委初審。2017年6月底,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土法草案,市場對其在明年三月前出臺有著較高的預期。主體責任和資金問題是困擾土壤污染修復領域發展的主要問題,審議通過的土法草案對此給予了明確。草案確立了土壤污染責任人、土地使用權人和政府順序承擔防治責任的制度框架;提出通過多種渠道、多種方式解決土壤污染資金問題,包括國家將設立中央和省級土壤污染防治基金、向責任人追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