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警長職責
根據青白江區《全面建立“河道警長制”實施方案》,各“河道警長”協助“河長、河段長”開展河道保潔、排污口封堵、違章清理、河道疏浚、生態修復、水質改善等各項工作;依法嚴懲破壞水環境資源的犯罪,以涉水環境犯罪的組織者、經營者、獲利者、幕后保護傘“四種人”作為打擊工作重點,力爭鏟除相關黑色產業鏈。
昨日上午,30多度的高溫下,鄒衡站在羊叉河邊,一邊流著汗,一邊仔細觀察著河邊一座新修垃圾站探出的兩條排污管。
除了成都市公安局青白江區分局祥福派出所所長的身份,鄒衡最近又有了一個新“職務”——祥福鎮的“河道警長”。顧名思義,他的任務,就是保衛轄區內“河道”的安全和健康,就如同保衛轄區內居民的安全。
成都推行市、縣、鎮、村四級河長管理,搭建河長輔助體系,配備河道警長便是其中一個重要部分。如今,成都全市已配備河道總警長、警長214名,為水環境治理保駕護航。
羊叉河 排污口整治
流經青白江區祥福鎮的河渠眾多,大大小小有12條。境內的主要河道毗河、繡川河、羊叉河和西江河,總長度20余公里,是重點整治管理對象,祥福派出所所長鄒衡任河道警長。
離派出所百米遠的地方就是羊叉河,兩岸綠樹成陰,綠葉間透出的陽光照得河水波光粼粼。河面非常干凈,沒有任何垃圾漂浮,也沒有污水排入。在羊叉河岸邊的濱河北街,一座新修的垃圾站對垃圾進行分類堆放。
垃圾站邊,一粗一細兩條排污管在河堤上“探出頭”。粗的水泥管是歷史遺留問題,細的鐵管子應該就是居民埋的,以前排放街面生活用水,目前正在進行改造。他們巡河時,會注意查看排污口是否有污水流入河中。
祥福派出所教導員溫敏表示,除了巡查,民警還要協助相關職能部門進行整改,比如設立交通標識標牌,向因施工受影響的居民做好宣傳解釋工作。
南流河 石材城停工
巡河工作已與我們的日常巡邏工作相結合”,溫敏介紹說,所里也有一個管理方案,被稱為“1+3+N”模式,也就是1名社區民警與3名輔警,以及不定數量的社區干部或村干部,對轄區內河流進行日常巡查。
在一座石材城門口,南流河河面不寬,流水潺潺,兩岸綠化很好,一只白色的水鳥時而單足佇立,時而展翅高飛。河堤上兩條黑乎乎的排污管與這美好的一切格格不入。“發現排污后,石材城三期就被關停了”。
排污管尚未拆除,這里的排污口也是巡河的重點監督對象。“我們要跟商家做好解釋工作,并對違法生產進行相關的處置、處罰”,鄒衡表示,“河道警長制”要求警長們扮演多種角色,配合“河長”工作。首先是“巡查員”,開展日常巡查,發現問題及時報告;“河道警長”也是“偵查員”和“宣傳員”,依法嚴懲污染水環境的違法犯罪活動,同時發動群眾參與“治水”工作,營造良好氛圍。
毗河 暴雨季防汛
近年來居民的環保意識提高了,不像以前”,鄒衡介紹說,“比如轄區內最大的河流——毗河,以前兩岸都是農家樂,有20多家,油水、污水都往河里排。”隨著祥福鎮進行大規模管網重建,農家樂都安裝了專門的排污管道,亂排現象消失了。
昨日民警驅車來到毗河,河道寬闊,河面清潔。在岸邊看到河長公示牌,該河道是起于祥福鎮王家河心止于城廂鎮十五里村的毗河。公示牌對區、鎮、村河長及聯系方式、河長職責、管護單位等信息進行公示。“以后我們會在下面增加一欄,向社會公布河道警長聯系方式,動員群眾反映問題、提供線索、提出意見建議。”溫敏說。
走上河堤步梯,紅白相間的水位警戒線吸引了記者的注意。鄒衡對此解釋說,轄區的毗河和羊叉河在汛期會大幅漲水,沿河的水位觀察也必不可少。暴雨季節,派出所民警曾24小時不間斷守在河道上,一旦超過警戒水位,就要與沿河的村聯動防汛,“兩周前剛進行了防汛演練”。
成都萬名河長上任
從成都市水務局了解到,《成都市全面實行河長制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已正式出臺,提出2017年全市江河湖庫實現河長制管理工作全覆蓋;2020年實現水系、岸線、通道、綠化“四通”;2025年基本建成“宜居水岸、活水成都”的水生態體系。全市22個區(市)縣結合實際,制定了各自的具體實施意見。
目前,市、縣、鎮、村四級河長已基本配置到位,合計10932人。市、縣級河長制辦公室已經組建完成,鄉鎮河長制辦公室正在加快組建。截至目前,全市區級河長巡河366次,鎮級河長巡河13101次;全市已在江河湖庫顯著位置設置了5098塊河長公示牌,公示河長姓名、職責、江河湖庫概況、管護目標、監督電話等,主動接受社會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