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午夜精品,牛牛精品视频在线,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日日,av中文资源在线资源免费观看

當前位置:首頁 > 媒體中心 > 行業動態 > 我有刷屏“四川藍”——天府大地...
我有刷屏“四川藍”——天府大地上打響藍天保衛戰

發布時間:2017-07-11瀏覽量:1797次

 

7日小暑,成都妹子李家寶坐在春熙路的咖啡店,悠閑看著街上人來人往。陽光正好,她拿起手機,對著天空,定格、拍攝,傳到朋友圈,簡單的說明——“今天”。

一直以來,李家寶都堅持每天拍下一張天空的照片。有時是瓦藍瓦藍的藍天,有時是疏落松軟的云朵,還有風雨欲來的陰翳,或者,是冬日灰霾著的城市。這樣的“天空記錄”,她一做就是四年。

城市的另一邊,根據四川省環境監測總站空氣質量發布平臺的信息顯示,這一天,成都市的AQI(空氣質量指數)為54,空氣質量狀況為良。“今年以來空氣好, 成都藍 常常刷屏。”李家寶告訴記者。

事實上,從2017年1~6月份全省城市環境空氣環境質量來看,總體優良天數比例為79.1%,全省空氣清新143天,細顆粒物(PM2.5)和可吸入顆粒物(PM10)的平均濃度均同比下降。從2016年的整年情況看,全省城市二氧化硫年均濃度連續5年下降,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顆粒物(PM10、PM2.5)濃度連續2年下降,PM10提前兩年完成國家下達目標任務。

每一微克污染物濃度的改變,背后都是龐大的系統工程——產業轉型、壓減燃煤、控車減油、治污減排、清潔降塵等等。

事實上,天府大地上,各市州、各部門已經協同作戰,共同打響一場藍 天保衛戰。市民也行動起來,從小事做起,守護呼吸。

毫無疑問,對藍天的向往,成為這場藍天保衛戰凝聚共識的基礎和最原始的驅動力。

 

 

一記重拳   

亮“紅牌”!對高污高耗

對三大城市群將實施治氣分區管控

 

2016年12月,幾乎每天,川煤集團都在舉行有關轉型升級的專題會。成立10年的川煤集團,煤炭產業占比達到67%左右。隨著近年煤炭價格下跌,企業面臨售價與成本倒掛。為此,川煤集團計劃,用3年左右時間退出礦井17對,退出產能1059萬噸,尋找企業發展新空間。

而在四川南方,陽光正濃。和川煤集團一樣,一座城市也在轉型升級。作為我國西南地區最重要的鋼鐵基地,攀枝花曾因鋼鐵而繁盛,又因鋼鐵發展備受制約。然而,經過幾年轉型,這座城市經濟結構調整初見成效——在陽光康養旅游等帶動下,服務業增速和比重升高。

這并非川煤集團和攀枝花的特例,而是一個省份對“綠色”的追求。近年來,四川把推進綠色發展融入實施“三大發展戰略”,加快構建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綠色產業結構,堅決淘汰高污染、高耗能行業的過剩產能。

為了讓藍天長留,四川的政策和重拳一直沒有松懈。而積極推進煤改氣、煤改電工程,就是四川“治氣”手段之一。記者了解到,四川要求,淘汰每小時10蒸噸以下燃煤鍋爐,城市建成區禁止新建每小時20蒸噸以下燃煤鍋爐,完善高污染燃料禁燃區劃定等。

為何要淘汰燃煤鍋爐?四川省環保廳大氣處相關負責人舉了個例子。他說,一蒸噸鍋爐每小時耗煤量在120公斤左右,而10噸燃煤鍋爐煙塵排放量為每立方米含塵80mg。“許多小工廠和作坊曾以燃煤為動力,在燃煤過程中會排放出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污染大氣。”

除了燃煤,火力發電機也是四川出重拳治理對象之一。目前,成都、宜賓等地已完成現役30萬千瓦以上火電機組超低排放改造,實現超低排放。此外,城市揚塵治理、秸稈禁燒等措施,也被列入重點整治范圍。

在管控上,四川按照人口密度、經濟規模、產業結構等狀況,在成都及周邊、川南、川東北三大城市群分別劃定了大氣污染防治紅線、黃線和綠線管控區。以紅線為例,管控區內嚴禁新建大氣污染項目并大幅削減現有污染物。

 

一些改變

別了!“小散亂污”

治污最前端四川強力截斷污染源

 

改變是悄然發生的。

7月盛夏,回到龍泉驛過暑假的大學生張雪驚奇發現,家附近的磚瓦廠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空地。事實上,這場關閉“小散亂污”企業的颶風,從今年年初開始,已經蔓延到全省的不少市州。成都、德陽等地均已相繼出臺嚴厲政策,采取關停、查封、斷電等方式,對布局分散、裝備水平低、環保設施差的小型工業企業加大整治力度。

6月,成都市政府發布“成都治霾十條”,從十個方面47條細化措施鐵腕治霾。其中,源頭治霾,取締“小散亂污”企業9400家以上——被擺在首當其沖的位置。污染大、隱患多,是這些“小散亂污”企業的共性。記者了解到,以龍泉驛區關閉的18家磚瓦企業為例,這些企業共有輪窯數440門,總占地面積約1087畝,年產能約7億標塊,年消耗燃煤約5.5萬噸,年排放二氧化硫約500噸,氮氧化物約400噸。打好藍天保衛戰,關停“小散亂污”企業,勢在必行。同時,“必行”不等于“一刀切”,不同區(市)縣關停的對象類型各異。以成都為例,據初步統計,全市小散亂企業尚余總數位居前五的分別是雙流區、郫都區、彭州市、崇州市、新都區。

其中,雙流區需要關停整治的企業,主要以家具廠、鞋業、門窗加工、皮具為主。郫都區重點整治木制品、石材、塑料制品、危險化學品等行業。龍泉驛區在今年4月底之前,已關閉了禁養區內畜禽養殖場300余家,“這些養殖場規模小、缺乏污水治理設施,畜禽污水及廢物任意排放,嚴重影響河流水環境質量。”龍泉驛區環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關停企業的出路在哪里?

 

并不是無法挽救,企業可以搬遷也可以轉型。對此,崇州市元通鎮走出了自己的路子。這個有個“千年小成都”美譽的古鎮,曾經大大小小散布著31家磚瓦窯廠、87座窯口。這些磚瓦廠在為村里帶來經濟收益的同時,空氣污染的煩惱也隨之而來。

到了必須改變的時候。截至今年6月,全鎮29家磚瓦窯廠(作坊)、75座窯口順利關停、進入拆除階段。剩余2家也被實施強制斷電措施。

下一步怎么走?全域旅游的路子被擺上討論桌。除了得天獨厚的會館、名人故居、教堂等多種歷史建筑資源,就連磚瓦窯也將以嶄新的面貌出現,窯洞餐廳、窯洞咖啡廳等,將在不久的將來,出現在這個已經能看見星星的小鎮。

 

一種舉措

淘汰!黃標老舊車

今年上半年 四川淘汰黃標車5萬余輛

 

截至2016年年底,省會城市成都的機動車保有量已經達到464萬輛,高居全國第二。另一邊,據四川省環境監測總站提供的數據顯示,從2016年以來開展的PM2.5來源監測結果表明,在本地污染排放中,全省盆地內主要城市PM2.5的首要來源是工業和燃煤貢獻,占40%左右,其次是機動車尾氣,約占近30%;揚塵和秸稈等生物質燃燒比例基本相當,分別占11-13%左右。

作為四川本地PM2.5的主要來源之一,過去幾年,相關部門對機動車的治理更加嚴格。

比如,在對機動車的排放檢驗上。記者從四川省機動車排污監控中心獲悉,僅是今年上半年,全省環保系統共開展機動車排放檢驗機構監督檢查60余次,對11家有違法違規行為的檢驗機構要求停業整頓,對存在弄虛作假行為的檢驗機構作出行政處罰,累計處罰金額超過200萬。

老舊車淘汰也在同步進行。“十二五”期間,四川省累計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超過50萬輛,“這意味著實打實的減排。”四川省機動車排污監控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從大氣污染物而言,累計削減一氧化碳約30.6萬噸、氮氧化物約5.3萬噸、碳氫化合物約3.7萬噸、總顆粒物約0.4萬噸。”工作還在繼續,2016年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20.43萬輛,今年上半年,全省共淘汰黃標車5.16萬輛,完成了全年淘汰計劃的67.9%。

更多的工作在推進,今年,成都市強力推進ETC不停車收費推廣應用工作,向廣大車主提供ETC快捷免費安裝服務,力爭2017年底前成都本籍ETC用戶達80%以上。

對此,成都市環科院研究者分析認為,在收費站兩側200米范圍內,相比人工收費車道,機動車通過ETC車道時,除氮氧化物排放削減幅度較小之外,PM2.5、PM10、一氧化碳、碳氫化合物等大氣污染物排放削減量均達到70%以上。“因此,ETC推廣工作對成都市大氣污染物削減有積極作用。”

 

一座城市

“環保人員臉黑,才能天藍”

成都上半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116天

 

陳輝已經小半年沒開過空氣凈化器了。在這6個月里,他的朋友圈數次被成都的朝陽、藍天和雪山刷屏。天氣好時,他也會起個大早,爬到樓頂去拍天空,去看雪山。

截至6月30日,成都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116天,與去年同期相比,比例上升3.1個百分點。

另一邊,環保執法人員并沒有因藍天頻次增多而懈怠。成都市環保局監察執法支隊監察一科的副科長王頂的記事本上,每天的工作日程被安排得滿滿當當。由于常年在外明察暗訪,他和同事們都被曬出了一臉“焦糖色”,不少人調侃他們“臉黑”,而王頂卻認為“環保人員臉黑,才能天藍。”

今年是國家“大氣十條”終期考評年。成都也在年初時亮出目標——確保完成國務院《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規定目標,PM10、PM2.5年均濃度較考核基準年分別下降25%、20%;同時,持續以改善空氣質量為核心,精準發力,力爭使空氣質量改善幅度好于2016年。

隨后,備受關注的成都大氣污染防治“650”工程正式實施,試圖讓藍天長留,空氣更新鮮。記者了解到,“650”工程分壓減燃煤、控車減油、治污減排、清潔降塵、綜合執法和科技治霾六大行動。

在壓減燃煤上,成都將推進在用燃煤鍋爐淘汰和清潔能源改造,力爭11月之前完成全市在用燃煤鍋爐淘汰率達50%以上;在控車減油上,7月1日起所有銷售和新注冊重型柴油車須符合國五標準要求,采取有效政策措施,年底前全面淘汰黃標車,加快老舊車輛淘汰步伐。

在治污減排上,成都要嚴格重點企業監管,市控及以上重點涉氣企業制定年度“一企一策”減排方案,不能完成減排治理目標的冬季一律采取停產限產。同時,4月底前建立揮發性有機物污染源排放清單,重點排放企業全部安裝在線監控設施。

在清潔降塵上,年底前規模以上建筑工地全部安裝在線監測和視頻監控,大力推進裝配式建設,逐年提升單體建筑預制裝配率;在綜合執法上,嚴查露天焚燒秸稈和垃圾,落實縣、鄉、村、組四級秸稈禁燒責任,強化成都市及周邊城市群區域聯動禁燒。此外,露天燒烤入室經營,并安裝油煙凈化設施。在科技治霾上,成都市將開展精細化大氣污染來源解析工作。同時,在全市構建網格化空氣微站,對重點區域空氣質量實施實時監測和動態管控。

重拳已經揮出,政策仍在不斷構建。半個月前,成都正式出臺《實施“成都治霾十條”推進鐵腕治霾工作方案》。據了解,“成都治霾十條”共有47條細化措施,并提出要力爭在2017年PM10、PM2.5年均濃度分別控制在97和58微克每立方米以下,在2017年實現230個優良天。

 

一場分工

“治氣”!不再獨行

四川45個部門有了環保職責

 

大氣治理的難點在于,這是一個綜合性的問題,需要協調多個部門。比如,僅針對揚塵這一項,就可能涉及住建、園林、交委、城管等多個部門。

一位基層環保工作者告訴我們,前幾年,他們時常會有孤軍奮戰的感覺。“大家都覺得環保就是環保局的事情,環保局應該多干。”他說,“其他部門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了,對環保不會考慮多太。”

現在不同了,共識被凝聚。去年年底,四川印發《四川省環境保護工作職責分工方案》(下文簡稱《分工方案》),對各級黨委政府、職能部門等機構在環境保護工作中的職責進行梳理細化。

從整體上看,環保職責分工涉及黨委和政府的35個職能部門、8個中央駐川單位以及審判機關和檢察機關,共計45個相關部門。省環保廳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分工方案的細化程度比較高,明確了一些長久以來責任各方相對模糊的職責。

“比如,土壤污染治理。”省環保廳土壤處的相關負責人舉例道,依據“土十條”,土壤監測、土壤環境質量管理是環保部門的職責,農用耕地分類管控、安全利用、退耕還林還草等由農業部門負責,城市建設用地準入是國土、住建部門負責,國土、農業、環保部門對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都承擔了相應的職責。”

大氣治理的另一個難點在于特殊的地形位置——成都處于盆地地區,大氣擴散條件差,同時多數處于靜風、微風狀態,也不利于大氣擴散。不僅如此,四川氣象條件在冬季容易形成逆溫層,“簡單來說就好像是盆地上面扣了一個鍋蓋。”

未來,四川繼續強力治空氣。在2017年全省環境保護重點工作安排中,成都平原地區大氣污染治理成為全省“一號環保工程”,將進一步強化成、德、綿、遂、資、眉、樂、雅8個市聯防聯控。

目前,成都市環境保護局和資陽市環境保護局已正式簽訂《推進成資一體化環境保護合作協議》。協議明確,未來雙方將在環保規劃、生態環境保護和污染防治、環境監測監管、應急聯動、人才交流與信息共享等方面開展合作。

“大氣污染治理這件事兒是天不藏奸。”對于打贏這場藍天保衛戰,省環保廳總工程師趙樂晨很有信心,“全省大氣環境質量已連續兩年好轉,出現向好 拐點 。按照全省 十三五 環境保護規劃,到2020年,全省城市空氣優良天數將達到83.5%, 四川藍 將成為常態。”

 

“十二五”期間四川大氣治理“成績單”

1、城市環境空氣質量改善明顯,一些地區大面積、長時間霧霾污染程度有所減輕,納入新標準考核的21個省控城市環境空氣質量達標天數比例達到81%。

2、從濃度值看,全省城市二氧化硫年均濃度連續5年下降,降幅為55%,16個地級市降幅超過50%;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顆粒物(PM10、PM2.5)濃度2014年起連續2年下降,PM10提前兩年完成國家下達目標任務。

3、從區域看,過去空氣質量較好的甘、阿、涼地區繼續保持優良,空氣優良地區還新增了廣元市、攀枝花市;過去污染較重的成都市,重污染天數比例連續兩年下降、降幅達64.5%,優質好天連續兩年上升、升幅超過1倍多。

4、二氧化硫濃度降幅排名全國省會城市第二,PM10改善幅度與北京相當。

 

“十三五”期間四川環境治理“任務單”

“十三五”時期,四川確立生態環境質量、污染物排放總量和生態保護三大指標體系,共計7類17項,其中:

1、環境質量指標

大氣指標(3項):到2020年,全省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到83.5%、細顆粒物未達標地級及以上城市年均濃度5年下降18%、地級及以上城市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比例下降達到國家要求。

2、污染物排放指標

主要污染物減排(4項):到2020年,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污染物排放總量分別減少12.8%、13.9%、16%、16%。區域性污染物排放(2項):到2020年,重點地區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減少5%,重點區域總磷減少10%。

 

探訪成都大氣監測超級站

它可以聞到成都呼吸的味道

 

打好藍天保衛戰,科技的力量不可或缺。在成都,被喻為“空氣監測特種部隊”的大氣監測超級站已經運行3年了。7月9日,記者再次獲悉,目前,“超級站”二期建設已經完成,本月將開始運行。這意味著,這支空氣監測特種部隊的功能,再次得到強化。

超級站配置了近50臺國內外先進的大氣監測儀器,監測能力覆蓋國家環境空氣質量新標準規定的六項指標及大氣中的PM1、重金屬、揮發性有機物等300多項大氣監測項目,是全省乃至西南地區最先進的一個空氣質量監測站點。

目前,在成都,42個空氣子站加上1個“超級站”,織成了一張龐大又復雜的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網絡,晝夜不停地監測著PM2.5、PM10、二氧化硫等指標,為市民監測最新實時的空氣質量指數。

Copyright ? 2020 -2019 成都華意中聯展覽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 蜀ICP備19018284號-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襄县| 宁化县| 华蓥市| 利川市| 麻栗坡县| 银川市| 武清区| 巩留县| 新乐市| 宾川县| 忻城县| 徐州市| 太和县| 布尔津县| 金沙县| 章丘市| 玛纳斯县| 郴州市| 贡山| 龙江县| 综艺| 姜堰市| 微山县| 通渭县| 津南区| 内丘县| 许昌市| 绵竹市| 长宁县| 通海县| 阆中市| 徐闻县| 桑植县| 安阳县| 保山市| 万安县| 凤城市| 台北县| 东源县| 西华县| 中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