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平原大氣污染治理 被列四川“一號環保工程”
發布時間:2017-02-08瀏覽量:1670次
以天藍、水清、土凈為目標的“三大戰役”已經打響,今年四川“掛圖作戰”還將有哪些措施?昨日召開的“2017年全省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透露,備受關注的成都平原地區大氣污染治理將被作為全省“一號環保工程”,四川省環保廳、成都市環保局將投入一半的精力“治霾”。
與此同時,啟動全省環保垂管改革,完成對火電、造紙等重點行業及產能過剩行業企業排污許可證的核發,以及實現排污企業信用評價與信貸融資掛鉤,開展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試點等等今年環保重點工作的部署,也將讓四川的生態畫卷更加清新動人。
關鍵詞 三大戰役
地級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81.9%
“全省可吸入顆粒物(PM10)年均濃度比基準年2013年下降10%以上,地級以上城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到81.9%,環境空氣質量達標城市增加至7個;全省地表水87個國控考核斷面達到或優于III類的比例為78.2%,劣Ⅴ類斷面水質比例控制在6.9%以內,省會城市成都主城區全部消除黑臭水體,實現河面無大面積漂浮物、河岸無垃圾、無違法排污口;全面開展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完成5萬個點位的詳查任務……”四川省環保廳廳長于會文昨日在全省環境保護工作會上,宣布了今年的預期目標。
作為全面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省環保廳將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戰役列為首要任務,對于被視為老百姓“心肺之患”的藍天戰役,于會文表示,2017年要實現成都平原大氣質量的持續好轉,是全省環保系統的“一號工程”,督促成都市對二、三圈層縣區建筑施工揚塵、企業偷排漏排超排、燃煤禁燒等實行精細化管理,必要時收嚴規劃環評,實行區域排放限值。
“水的重點區域是沱江和岷江兩條流域以及成都市主城區內的黑臭水體。”在談到“碧水”戰役時,于會文要求各市根據實際,確定本轄區的重點流域和重點區域。
關鍵詞 環保垂改
啟動全省環保垂管改革 環境監察職能上收
今年,四川將啟動環保垂管改革,市(州)環保局實行以省環保廳為主的雙重管理,仍為市(州)政府工作部門;縣級環保局調整為市(州)環保局的派出分局。同時,環境監察執法機構改革將市縣兩級環保部門的環境監察職能上收,由省級環保部門統一行使,通過向市州或跨區域派駐等形式實施環境監察;配強省環保廳專職負責環境監察的領導,加強環境監察內設機構建設,探索建立環境監察專員制度;將環境執法機構列入政府行政執法部門序列,統一環境執法人員著裝,保障一線環境執法用車。
環境監測機構改革也將是其中重要的一環。于會文介紹道,“目前,改革方案正在研究制定之中,爭取下半年正式啟動改革,力爭2018年6月底前完成省以下環境保護管理體制調整工作。”
關鍵詞 環境準入
排污企業信用評價與信貸融資掛鉤
有望實行差別電價
“今年將率先完成對火電、造紙等重點行業及產能過剩行業企業排污許可證的核發,嚴格依照排污許可證規定,嚴格生產過程的環境準入,凡是不能達標排污、不符合排污許可證管理要求的工業企業,一律不得投入生產。”于會文表示,對新建項目,要求建設單位獲得環評批復后,發生實際排污行為前必須申領排污許可證,納入環保政策監管,做到無縫銜接。
企業環境信用評價有何作用?江蘇省在這方面值得借鑒,“評價結果不僅與其信貸融資直接掛鉤,還實行差別電價政策。”于會文說,目前四川已在燃煤電廠脫硫脫硝方面實行了差別電價。